耐蚀铸铁件产生缺陷的原因及分析与防范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2016-09-30 15:52:09
                作者:本网整理                来源:网络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 
   在耐蚀铸铁件生产中,常见的铸件缺陷除有灰铸铁件的一般缺陷外,还有加工时边角脱落式开裂、皮下气孔、夹渣、缩陷〔裂)、冷隔、浸入式气孔等。通常,产生这些缺陷的原因不单是自身的合金成分问题,有时还有造型制芯、熔炼浇注、配砂质量、落砂清理等许多生产工序的问题,因此必须具体分析,以便采取相应的合理措施加以解决。
   属于耐热铸铁件特有的一些缺陷极其原因分析防止办法如下:
   高硅耐酸铸铁
   一、裂纹常发生于壁厚悬殊大的铸件
   产生原因分析:
   1.合金脆性大
   2.线收缩率大
   3.800℃以下冷速过高
   防止方法:
   1.控制ωc<0.9%
   2.添加少量硅铁
   3.750℃以上开箱缓冷
   4.加少量铜
   二、加工时边角脱落式开裂
   产生原因分析:
   1.铸铁残留应力过大
   2.硬度偏高
   防止方法:
   1.消除应力热处理
   2.硅量取中下限
   3.加ωCu3%~8%
   三、皮下气孔
   产生原因分析:
   氮含量超过固溶度
   防止方法:
   1.熔池充分烘干
   2.预热炉料(>110℃)
   3.控制砂型水分宜用干型
   4.用少量稀土或稀土镁脱气
   5.吹氮精炼
   6.充分搅拌
   四、夹渣
   原因分析:
   铁液表面上的二氧化硅等浮渣随铁液流进入铸型
   防止方法:
   1.采取撇渣浇注系统
   2.采用底注式或其他液流平稳的浇注系统
   3.避免大平面朝上放置
   镍奥氏体铸铁
   一、缩孔、缩松、缩陷(裂)
   产生原因分析:
   1.浇注温度过高
   2.碳化物量过多
   3.砂型刚度偏低
   防止方法:
   1.适当提高碳当量,较低铬量
   2.强化孕育
   3.控制浇注温度
   4.提高铸型刚度
   5.采用冒口与冷铁最佳搭配
   二、冷隔
   产生原因分析:
   1.铁液氧化
   2.浇注温度低
   3.浇注速度低
   防止方法:
   1.降低熔炼温度
   2.提高浇注温度
   3.提高浇注速度
   4.采用分散内浇道快浇
   三、浸入式气孔
   产生原因分析:
   1.型腔排气通道不畅通
   2.浇注温度低
   3.铁液流速快且不平稳
   防止方法:
   1.提高浇注温度
   2.避免铁液流的分溅和旋涡
   3.砂型、砂芯应排气充分
 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免责声明: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、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,如果涉及侵权,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。